Help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

返回

教育部:到2030年努力使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

2018-06-11 10:19:49.0

教育部:到2030年努力使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

http://education.news.cn/2018-06/08/c_129890522.htm

 

2018-06-08  新华网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做出总体部署;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今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介绍并解读了这一文件,发布会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介绍了其开展人工智能工作所取得的经验。

 

雷朝滋介绍,《行动计划》以高校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情况为基础,兼顾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重点明确三个阶段目标:一是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二是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三是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行动计划》从“优化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三个方面提出了18条重点任务和三个细化专栏,着力推动高校人工智能创新。

 

《行动计划》印发后,教育部和有关高校深入推进落实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意并支持浙江大学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成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在2018年认定的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布局建设了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之一,1978年就开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1981年创建了人工智能研究所,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与显著优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说,从供给侧来看,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可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一流的人工智能学科、培育高端的人工智能人才、形成优质的人工智能成果,不断服务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需要,从而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提供更有力的创新支撑。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介绍,在智能科技高端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中,清华大学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理念,坚持以创新的基础研究为推动,以军事需求为牵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清华大学还从体制机制上作出有益探索。为推动人工智能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学校成立了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导小组,出台了多个支持跨学科交叉智能研究的文件。如跨院系的教师兼职制度,以及跨学科交叉学位评定制度,对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雷朝滋说,下一步,教育部将尽快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引导高校用好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另外,高校要统筹资源配置、加大探索力度。教育部支持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的投入;支持高校通过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加强对从事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

上一篇:教育部部署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

下一篇:教育部党组动员部署2021年教育巡视工作

汕大故事

STU Stories

更多

汕头大学郑怀平教授团队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12月30日上午,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颁奖礼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汕头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华贵... 阅读全文

 
请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二维码,点击右上角的菜单即可分享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粤 ICP 备 05008883号, ©2010-2015 版权所有:汕头大学新闻中心

粤 ICP 备 05008883号,

©2010-2015 版权所有:汕头大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