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

返回

【南方日报】 探寻海外潮人身影 感受“一带一路”成果

2018-10-11 10:30:01.0

探寻海外潮人身影 感受“一带一路”成果

汕大学生记者赴泰采访 发现哪些新鲜事?

https://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res/2018-10/11/TC03/nfrb1207133_laidd_1539162400330_b.jpg

    汕大报道团在曼谷培知公学采访。受访者供图

https://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res/2018-10/11/TC03/nfrb1207131_laidd_1539162312885_b.jpg

    在为期十天的行程中,汕大报道团深入泰国探寻海外潮人的身影,用文字展示“一带一路”在海外取得的成果。

https://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res/2018-10/11/TC03/nfrb1207132_laidd_1539162300837_b.jpg

    汕头知名主持人许友文在颁奖典礼后接受汕大报道团的采访。受访者供图

https://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res/2018-10/11/TC03/nfrb1207134_laidd_1539162275568_b.jpg

    汕大报道团赴泰采访,记录海外故事。受访者供图

    汕头大学素以国际化、精细化办学特色著称,不仅在对外学术交流合作方面非常活跃,在境外学习交流方面也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机会。

    为进一步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加强海外潮商侨胞与家乡的联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选拔8名学生,组成2018年新闻学院泰国报道团,在为期10天的行程中,深入泰国探寻海外潮人的身影,用镜头定格异国风情,用文字展示“一带一路”在海外取得的成果。

    ●文/图(除署名外):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通讯员 林依梵 胡淑娟

    中泰文化交融催生新剧种

    在泰中文化艺术中心名誉主席苏文龙、电视台艺术总监庄美隆及康健、沈晓曦两位秘书的带领下,报道团师生们走进泰国中央电视台(THAI CCTV),寻觅潮剧在异国他乡的发展现状。

    THAI CCTV是双语电视台,以泰语、中文为主,面向全国观众。其中,戏曲栏目是影响较大,收视率较高的一个,也是全泰国唯一一个戏曲栏目。

    交流中,报道团师生们获悉,潮语潮剧在泰国的传承发展并不理想,但泰语潮剧则以“黑马”的姿态逐渐在泰国华人圈子中打响知名度。

    泰语潮剧,顾名思义是用泰语唱潮剧,其创始人正是被誉为“泰语潮剧之父”的庄美隆。庄美隆告诉报道团,华人是泰国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广东潮汕地区,因为不忍心潮剧艺术在华人众多的泰国中没落,他将这朵“南国奇葩”进行了“改装”——沿用潮剧的唱腔唱调,用泰国本土语言表达,加上黄梅戏的配乐风格,这几大因素形成的全新剧种,在泰国则被称为“优泰剧”。

    “潮语潮剧在泰国正处于没落状态,而泰语潮剧则像朝阳初升。”虽然泰语潮剧的形成颇有争议,但庄美隆说,泰语潮剧得到了许多泰国华人的认可,这给他更多坚持的动力。据悉,从下决心用泰语唱潮剧到第一部完整潮曲泰语剧正式问世,庄美隆用了整整18年。

    当天,汕大师生还观看了由庄美隆编剧、编曲并导演的泰语潮剧《八仙贺寿》。这部潮剧作品曾作为诗琳通公主60华诞的系列活动之一,于2015年在朱拉隆功大学礼堂成功举办并引起轰动。

    报道团成员、汕大研二学生陈晓琪是一名潮汕人,泰语潮剧《八仙贺寿》令她耳目一新:“泰语潮剧在融合创新中做得特别好,不仅保留了潮剧中的精华,也吸收了其他剧种的特点,比如黄梅戏的配乐风格,语音语调听起来特别柔美。”

    2015级广播电视学的梁伟亮则从内容上去感受泰语潮剧的魅力:“比如剧中的一些词,会直接用潮汕话读出来,比如‘红头船’,这像建筑一样,是一种凝固的历史,也是泰国观众窥探中国历史的通道。”

    中秋祭祀沿袭先祖传统

    无论是中秋夜唐人街上的舞狮与祈月,还是2018泰国头条新闻年度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的潮籍获奖嘉宾,或是泰国华人侨领与报道团师生们的侃侃而谈,海外潮人的风光与乡愁都尽收在汕大学子的眼底。

    清朝年间,“红头商船谭半港”,用来形容红头船上众多谭姓人氏。而在曼谷唐人街,潮汕商人之多,不止占据半街,潮汕话还是唐人街的通行证。在泰期间,正值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报道团师生们也有幸感受泰国华人过中秋的盛况。

    中秋节在泰国被称为“祈月节”,虽然中泰两国有一个小时的时差,但中秋月在两地之间洒下的光辉并未相差半毫。

    从中秋节当天中午至深夜,唐人街龙尾古庙祭祀的人群川流不息。整排整排的红木长桌、挂着五彩灯饰的架子以及摆放一部分的纸花篮和祭拜用品,气氛相当浓厚。在中泰两国,月饼、水果、饮料等都是必备供品,但在泰国,还多了一些“接地气”的供品——护肤品等生活用品。

    在一位林姓阿姨的供桌上,三篮子供品装得满满当当。林阿姨说,供品祭拜后就会寄回国内,“因为是祭拜过的东西,用起来会让人变得更漂亮。”

    在中秋夜,龙尾古庙除了有传统的舞狮表演,还有街坊邻居们的歌声。《上海滩》《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经典老歌和人们寒暄的话语声,构成了中秋拜月图的背景音乐。

    祭祀人群多为附近做生意的居民,也有小部分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些人或许没办法讲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却一定会讲泰语和潮汕话。语言作为纽带,为彼此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这股活力让中秋节习俗在异国他乡绵延不断,也让泰国华裔记住家乡的味道。

    学中文成泰国新时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泰国4.0战略”的相关工作不断推进,在泰国,无论是对政府层面,还是对工业、旅游业等各领域人员来说,学习汉语的需求日益增长。据《人民日报》数据,目前泰国有3000多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约100万人在学习汉语,汉语已经成为泰国最重要的外语之一,学习汉语也渐成时尚。

    报道团此行还走访了曼谷华文教育学校培知公学,了解华文教育在泰国的发展情况。

    作为曼谷市最大的华文教育学校之一,曼谷培知公学办学至今已有71年。据该校校长王晓辉介绍,培知公学目前已开设幼儿园、小学部和初中部,同时教授中文、英语和泰语,今年学校学生人数达930名,华人子女占一半比例以上,其他学生是泰国本土学生。

    培知公学中文教师师资相对充足,目前,该校有中文教师15名,包括中籍教师9名和泰籍教师6名。培知公学每年都会向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申请中文教师,一种是直接由侨务办派出的教师,这些老师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另一种则是国家汉办选派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些老师大部分刚刚从大学毕业,本科专业多是对外汉语。

    今年6月1日开始在培知公学任职的中文教师陈洁仪就是汉语教师志愿者。早在今年3月底,她就在孔子学院的厦门大学分站经历了四十天的培训,内容主要有语言、教学技能等。

    据王晓辉介绍,培知公学的课外华文教育活动丰富多样。周一、周二早晨和周二至周四下午都有中文日活动,每一次由三名中文教师负责教授象棋、太极拳、中国舞蹈、五禽戏和书法等。

    重视中文教学的同时,培知公学也与中国的兄弟学校、其他国家的华文学校广泛交流,例如培知公学还和泰国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进行合作,举办各种汉语大赛,比如汉语歌唱大赛,每年都派学生到中国参加秋令营和春令营活动等。

    “有些家长选择华文教育学校是想要让孩子以后到中国留学,有些家长是看到学中文的好处。”王晓辉说,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加之“一带一路”的倡议,“汉语热”逐渐掀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泰国做生意、旅游,掌握中文对泰国本土学生将来的就业也会有所帮助。

    ■延伸

    “潮人面孔”

    成泰国头条新闻

    风云人物

    日前,2018泰国头条新闻年度风云人物颁奖典礼在泰国举行。在这场典礼上,有不少令人熟悉的潮汕面孔,汕头大学新闻学院泰国报道团现场直击该盛宴,并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些潮籍获奖嘉宾。

    汕头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许友文荣获“泰国头条新闻中泰关系类风云人物”,得知获奖,他激动不已。

    “我特地向汕头电视台请假,飞来曼谷拿奖。”许友文在颁奖礼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虽在汕头,但泰国的潮人都认识我,给了我如此重要的荣誉。这个奖诠释了中泰两国之间潮人经济文化交往的密切,是中泰两国友好的象征。”

    在获奖感言环节,许友文还用潮汕话朗诵了诗人普希金的作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我的获奖源于我对潮语的坚守,默默地做,闷头干。正如诗中所述,只要闷头干,终有成功的一天。”许友文表示,在泰的新侨民如今也存在潮语不通的情况,希望未来有机会到泰国推动潮语传承。

    颁奖礼上的另一个熟悉的潮人面孔,是香港经纬集团副主席陈亨达。他因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资助泰国大学生到香港求学促进中泰交流,而荣获“泰国头条新闻中泰社会经济类风云人物”。

    “我虽然不是在潮汕地区出生,但我骨子里就是潮汕人,父亲陈经纬就说我是‘潮汕仔’,”颁奖礼上陈亨达说道,“其实到泰国,我有点回到老家的感觉,尤其有我最喜欢吃的草粿,我上个月才从家乡回来,我们在家乡捐建中学、小学,希望能够尽量地奉献社会。”

    泰国头条新闻年度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从2013年开始举办,颁奖典礼的奖项分最具影响力、政治时事、社会经济、中泰关系、文化娱乐五大类,颁发给被组委会认为在中泰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中泰两国人士。

    “今年的风云人物颁奖更加多元化,政府部门做出的成绩辐射到国际,今年还有国内的媒体专程来参与报道。”主办方泰国头条新闻社社长郭蕊表示,越来越多的泰国名人为中国民众所认识,他们已经成为泰国在中国最好的代言人,为两国友谊互信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侨文化在“侨”文章中的分量有多重?

下一篇:“送给最可爱的人” 公益摄影展在汕大举行

汕大故事

STU Stories

更多

汕头大学郑怀平教授团队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12月30日上午,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颁奖礼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汕头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华贵... 阅读全文

 
请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二维码,点击右上角的菜单即可分享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粤 ICP 备 05008883号, ©2010-2015 版权所有:汕头大学新闻中心

粤 ICP 备 05008883号,

©2010-2015 版权所有:汕头大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