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

返回

【南方日报】 “教育是我永恒的人生主题”

2019-09-10 10:23:35.0

潮汕教育界泰斗陈仲豪讲述70年教育人生

1982年,陈仲豪在汕头大学图书馆。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今天是第35个教师节。教师节前夕的9月8日,由汕头市龙湖区委宣传部和南方+汕头频道主办、合胜读书会承办的“爱的致意”教师节特别活动在合胜影城举办,96岁高龄的潮汕教育界泰斗陈仲豪与同是教育工作者的夫人蔡慧珊一同出席,与书友们分享了他的人生故事和教育理念。

    本期封面,让我们带着敬意,一起品读陈仲豪先生的教育人生,读他丰富的经历,读他真诚的信仰,感受来自教育者的炽热情怀,获取更多前行的力量。

    策划:廖奕文 统筹:杨可

    他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解放后投身教育工作超过70年。他是建国时汕头教育工作改革的“三驾马车”之一,被称为改革开放初打破汕头高等教育空白的“拓荒牛”。他致力于陶学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是现代汕头很多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的参与者和支持者。

    这位潮汕教育界泰斗、汕头市教育界的多项改革先行者,正是96岁高龄的陈仲豪。

    9月8日,在“爱的致意”教师节特别活动上,陈仲豪老人与同是教育工作者的夫人蔡慧珊一同出席。身穿一件素白的短袖衬衫,一声“你好”中气十足,握着记者的手亦是十分有力。

    “教育是我生命力量的源泉,是我永恒的人生主题。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教育则是千秋大业,教育的话题永远说不尽道不完。”说起自己的一生,陈仲豪曾写下这样的话语。他编著的《教育人生五十年》《桃李春风是此生》两部著作凝聚了他数十年来在教育实践中的心路历程和切身体验。时至今日,仍然持续影响着许多人。

    ●南方日报记者 蔡沚彦 通讯员 孙欣欣

    烽火岁月 辗转求学

    特殊时期的求学过程和任教经历,启蒙了陈仲豪反对侵略、反对专制独裁、热爱祖国、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意识,培养了陈仲豪独立思考、注重实践的能力和习惯。这一路虽然艰辛,却奠定了陈仲豪往后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理念

    “回顾这一生,我的生命轨迹,与中国百年近现代史密切相关。”这是陈仲豪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

    1923年,陈仲豪出生在广东省揭阳市,后随父亲来到了汕头市,就读于广州旅汕小学。

    “那是很有特色的一所学校。”据陈仲豪介绍,广州旅汕小学校内实行高度自立模式,学生在校内可模拟扮演市长、银行家、商人等各种角色并进行场景演绎,俨然一个小社会。当时年幼的陈仲豪不知道的是,这种方法来源于美国现代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理念。

    此外,旅汕小学每年春秋两季都会组织学生出行,陈仲豪因而得以到潮州市登韩山、看韩江、走湘子桥,到揭阳市爬黄岐山、逛孔子庙和双峰寺。“很幸福的童年,那段生活迄今仍使我眷念难忘。”陈仲豪说。

    1936年,陈仲豪考上汕头市大中中学。就在此时,抗日战争爆发了。他开始读一些进步书刊,如《论持久战》《群众》《抗战文艺》和郭沫若、茅盾、巴金等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同时参加抗日救亡的活动。

    为躲避战乱,陈仲豪返回揭阳榕城老家,并考上了韩山师范学校。在韩山师范学校的三年,是陈仲豪树立革命人生观的重要时期,思想逐步从模糊走向成熟。

    陈仲豪回忆,彼时韩山师范学校的办学是一种“战时教育”,主要围绕“抗日救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来开展一系列课内外活动,如向村民群众宣讲抗战时事和文化卫生科学常识、开办夜校给农民上文化课、到附近农村演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话剧等。

    后来,陈仲豪到广西大学进行学习,因在柳州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走散,逃难至重庆,并转学到搬迁至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投身于抗战大后方的爱国学生运动。

    1947年夏,陈仲豪从复旦大学毕业,去了台湾,公开职业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实际是利用任教的公开身份从事地下党的革命活动。1949年,他在地下党组织和朋友们的帮助下,撤回到大陆。

    特殊时期的求学过程和任教经历,启蒙了陈仲豪反对侵略、反对专制独裁、热爱祖国、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意识,培养了陈仲豪独立思考、注重实践的能力和习惯。这一路虽然艰难险阻,却奠定了陈仲豪往后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理念。

    教育拓荒 引“陶”入汕

    在长时间的探索下,陈仲豪认为,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理念才是最契合中国的,便开始了持续多年的学“陶”师“陶”工作。他认为,陶学的实质就是人学,以育人为本,推行生活教育理念,旨在顺应全球的教育创新,建立教育的人文价值

    1949年,陈老从台湾撤回到汕头,被组织选派到学校。在当时众多的汕头市中小教工当中,陈仲豪、杨方笙和王义炽是仅有的三个中共党员。百废待举的情况下,他们承担起了教育改革的重担,被称为“三驾马车”,合力开拓,促使汕头市教育战线出现了蓬勃的形势。

    一路走来,陈仲豪先后在汕头华侨中学、聿怀中学、汕头一中任教,曾任汕头市教育局副局长。他常常对师生们说这么一句话:“我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我愿为它服务终生,啥地方也不想去了。”

    1978年,陈仲豪参与筹办汕头大学并任图书馆馆长,起草了《在汕头地区筹办大学的设想》。大家都称他为“开荒牛”,是汕头大学开拓者队伍中重要的一员。

    作为筹备组的组长,陈仲豪经常到外地高校进行调研。那时交通不便,从汕头到广州的车程往往需要两三天,若是深夜抵达,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只能在珠江上的民船住宿。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西方一些新的教育理论传播开来。在陈仲豪看来,这些理论可以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参考,却不能作为真正的“药方”。在长时间的探索下,陈仲豪认为,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理念才是最契合中国的,便开始了持续多年的学陶师陶工作。

    1987年,陈仲豪从汕头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岗位上离休。但他仍然志在教育,情系教育。随后,陈仲豪参与成立了汕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汕头市陶行知研究会,从事青少年教育和学术工作。

    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陈仲豪对于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学说有很深的认识。他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如瀚海,既全面精深,又自成体系。

    据陈仲豪介绍,陶学的实质就是人学,以育人为本,推行生活教育理念,旨在顺应全球的教育创新,建立教育的人文价值。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四大方针——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方针,迄今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代价值。

    教育不息 奔走不止

    “位虽卑、年虽老,但仍未敢忘忧国、忧教育。教师的心永远都是年轻的。我的性格、志趣,我对人生的感悟使我走上这条道路,也是这个历史时期教育现实对我的召唤。”

    陈仲豪常说,他是一名理想主义者,教育是他永恒的主题。

    “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趋势和前景,一直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的心态,但对当代教育大环境、大气候,从居安思危的角度上观察和思考,许多时候确实令人忧心。”陈仲豪说。

    陈仲豪表示,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仍未脱离升学应试教育的轨道,还是以课本为中心,以分数和升学率为评估教育质量的标准,这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建立素质教育、现代化教育,借鉴陶学,突破教育改革的困境。我的中国梦、教育梦,就体现在这里。”他说。

    怀着对国家、社会的忧患意识,几十年来,陈仲豪认真学习和宣传教育理论,致力于陶学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深入师生进行调研,亲身实施或参与指导学校的一些教育改革实践,为教育界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奔走呼号。

    陈仲豪在总结工作实践中获得的切身体会时,写道:“我们相信生活教育理论之树常青,是因为它具有现代化和本土化两个特点。所以拓展生活教育现代化的道路,助推我国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理所应当就成为陶研工作者和全国教育工作者一个永恒的话题。”

    陈仲豪的夫人蔡慧珊同样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今年已经93岁高龄。当记者见到蔡慧珊老师时,她总是笑嘻嘻地指着陈校长说:“我们两个人加起来都一百九十岁了。”据了解,蔡慧珊是汕头市第一个广播员,直至92岁还在老干部活动中心义务上课,并且始终坚持站着授课,每次一站就是一整个小时。

    在谈论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将这一生都奉献给教育时,陈仲豪说:“教师的心永远都是年轻的。我的性格、志趣,我对人生的感悟使我走上这条道路,也是这个历史时期教育现实对我的召唤。”

    “位虽卑、年虽老,但仍未敢忘忧国、忧教育。”一句感人的话语,勾勒出陈老夫妇的教育人生,也道出他们内心的信仰。

    ■声音

    两位校长谈陈仲豪:

    “一颗心装的全是教育”

    “春风化雨,滋养万物,栽桃育李。一年年春华秋实,桃红李白,待到收获季节,便是桃李盈门,人才辈出了。”这是陈仲豪的学生、汕头知名剧作家陈韩星对恩师的评价。

    正如陈韩星所说,桃李春风,伴随着陈仲豪的一生。从事教育工作70多年以来,陈仲豪的教育思想影响了许多人。在“爱的致意”教师节特别活动上,汕头市私立广厦学校副校长金力楷、汕头市第九中学校长林锦洪也受邀畅谈了陈仲豪对他们所在学校及本人的深远影响。

    汕头市私立广厦学校副校长金力楷:拿出退休工资为学校设陶行知雕像

    汕头市私立广厦学校副校长金力楷与陈仲豪认识已有二十多年。金力楷直言,私立广厦学校能有今天,离不开陈仲豪校长的引领。

    据了解,私立广厦学校创立于1999年,是汕头市区一所九年一贯制优质民办学校。办学以来,学校坚持“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有所长、造福社会”的办学理念,践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勇于开创教育特色,已形成“文有灯谜,理有科技”的办学特色。

    金力楷说,私立广厦学校的校训是“爱满天下、知行合一”,教风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风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并且开办了生活教育、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这些都是由陈仲豪校长帮助确立的。而依照陶行知的诗歌、文章作为原本,由校内老师进行再创作的校本教材,也曾获得过汕头市教改一等奖。

    据金力楷介绍,汕头只有两所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私立广厦学校便是其中一所,“我们一直跟其他地区的陶研会学校保持联系,而这些都是通过陈校长牵针引线的。”

    陈仲豪不仅给予私立广厦学校办校理念上的引导,他还从退休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在学校设立了陶行知雕像,下面写着“万世师表”四个字。金力楷笑说,只要他有一段时间没有向陈仲豪汇报学校的近况,陈仲豪都会打电话来询问了解,一颗心装着的全是教育。

    “陈校长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汕头教育界正是有像他这样的学陶师陶的前辈带着我们这些‘小陶子’一起前进,教育理念才得以传承。要用陶行知先生评价的话,陈校长便是一位真正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要成为这样的人。”金力楷说。

    汕头市第九中学校长林锦洪:受陈老启发开始学陶师陶

    与金力楷不同,汕头市第九中学校长林锦洪与陈仲豪相识仅有三年,是偶然通过一个名为“汕头名人”的摄影展认识的。

    据他回忆,在初认识之际,陈仲豪便问他:“你作为一个校长,有没有组织老师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听到这话,林锦洪立马脸红了。那天之后,林锦洪认真阅读了陶行知的书籍,开启了学陶师陶之路。

    汕头市第九中学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老校,由于教育布局的调整,遇到了师资、生源、硬件建设等发展瓶颈。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启发下,第九中学决定以“九中梦”为载体,以“海文化”为学校品牌,契合学校生源特点,弘扬学校悠久文化历史,办出特色和个性,让师生有归属感和向心力。

    林锦洪介绍,“海文化”就是把学校和学生想象成一只海燕,以梦为核,张开大教学之翼和大德育之翼。大教学要通过以研促教达至“教学相长”的境界,大德育要通过艺术育人、体育育人、劳动育人、思政育人达至“生活即教育”的境界。“一核两翼,两翼齐飞”的教育教学管理新格局在第九中学悄然形成。

    “我们学生的起点普遍较低,如果只着眼于一张又一张的试卷,那是失败的。因此我们要打造没有围墙的教室,出门讲学,积极开展系列活动,把教育融进生活里。”林锦洪说。

    为推行陶行知教育理念,在陈仲豪的指导下,林锦洪主编了《涛声依旧·九中面孔》一书,记录老师们的教育故事和感言,以此表达九中人的教育情怀。

    当林锦洪将《九中面孔》的初稿拿给陈仲豪审阅时,陈仲豪非常高兴,捂着胸口对林锦洪说:“林校长,我心甚慰啊。”后来,林锦洪才知道,陈仲豪在收到这本书后,一口气读到凌晨三点,甚至熬坏身体进了医院。这件事令林锦洪既感动又愧疚,而陈仲豪对教育的一片深情,也让他感念至今。

    ■现场特写

    现场都是“爱的致意”

    “我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教育,我热爱教育,我把全身心都献给了教育。假如给我第二次生命,我要选择的还是教育。”在“爱的致意”教师节特别活动上,陈仲豪看着满场的师生感慨道。

    尽管已是96岁高龄,在主办单位向陈仲豪发出邀请时,他依然爽快地答应,并与夫人一齐来到了现场。一谈起教育这个话题,老人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奋战教育战线的时光,眼睛里闪着光芒,整个人焕发着动人的神采。

    这一切,缘于陈仲豪内心的深爱,是他对教育事业“爱的致意”。这份爱,亦传承给了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深受陈仲豪影响的汕头市第九中学校长林锦洪、私立广厦学校校长金力楷在主题分享中表示,陈老“一颗心装着的全是教育”,“我们要成为像陈老这样的人”。

    在现场,学生们也对敬爱的老师献上“爱的致意”——合胜小暖人剧场上,为此次活动专门编排的情景剧《老师,我是您的学生》献演。该剧讲述了一名教师从年轻到年老,始终坚守教育一线培养出许多优秀学子的故事。在情景剧演出的过程中,不少观众看到动情之处都流下了眼泪。师生们还共同演唱歌曲《老师,您好吗》。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9-09/10/content_7821092.htm

上一篇:凝聚潮学力量 做好“侨”字文章 首届潮汕历史文化高端学术论坛 ...

下一篇:业内“大咖”齐聚汕大,共庆第21个中国记者节

汕大故事

STU Stories

更多

汕头大学郑怀平教授团队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12月30日上午,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颁奖礼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汕头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华贵... 阅读全文

 
请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二维码,点击右上角的菜单即可分享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粤 ICP 备 05008883号, ©2010-2015 版权所有:汕头大学新闻中心

粤 ICP 备 05008883号,

©2010-2015 版权所有:汕头大学新闻中心